“雙11”,為何讓人振奮? |
本刊記者-趙媛媛 今年的“雙11”和往年大不相同。從整個“雙11”購物節的啟動到落幕,細品起來,真的讓人感到振奮。 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都把戰線拉長,把原來的“購物日”變成了“消費季”。從11月1日零時至11月12日零時,天貓“雙11”的成交額達到了4982億元,京東則以2715億元緊隨其后,而蘇寧易購的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了72%。 令人振奮的絕不只是各大電商平臺創紀錄的銷售額,而是疫情之下,“雙11”產生了多種消費新場景以及衍生出的新消費模式。 今年“雙11”,在熱鬧的“買買買”背后,各種宣傳造勢活動功不可沒。在過去的半個月里,五大衛視相繼入局,7臺晚會先后上線,熱鬧的直播晚會進一步推高了人們的購物熱情。 從2015年天貓拉開“雙11”晚會直播的大幕,到后續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快手等相繼入場,這些年,“雙11”晚會已逐漸演變成電商平臺的必修課。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雙11”,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成為消費增速最快的地區,顯現出中國消費市場升級的巨大空間。 例如,天貓“雙11”預售首日,微型挖掘機成為爆款。微型挖掘機可以挖山藥、開到果園里刨坑,就連農村旱廁改造時也能派上用場……受益于新農村建設及脫貧攻堅戰,部分農民工選擇在當地購買微型挖掘機接活,淘寶上的挖掘機訂單數同比增長近150%。 同樣,京東大數據也顯示,在“雙11”預售階段,農村市場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達126%,比一線市場增長更快。 此外,今年“雙11”,蘇寧首次發起線上線下百億補貼同享活動,加大對縣鎮市場消費群體的關注,持續搶占下沉市場。蘇寧零售云已經實現了在全國縣域100%、村鎮90%的覆蓋率,擁有超7000家門店。 有專家表示,在大量釋放的消費需求中,下沉市場正在異軍突起。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為代表的下沉市場消費群體占全國人口的7成左右。 隨著農村基礎設施配套的成熟,電子商務在農村有了更好的使用環境。許多農村居民不僅只是“雙11”的消費者,更主動參與其中,成為“雙11”商家。一些農產品已然成為促銷大軍中的主流品類,不僅推高了“雙11”期間的銷量,也讓一些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找到了新的銷售渠道。 電商平臺下沉市場爆發,顯示中國消費市場升級具有巨大空間和可持續性。剛剛過去的“雙11”購物季,不僅進一步拉動了內需,也彰顯出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的良好態勢。 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復蘇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對世界經濟復蘇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