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變新商業時代,品牌加快數字化轉型 |
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發布會在常熟舉辦 本刊記者-王振宇 數字經濟作為當今世界經濟技術變軌的一大趨勢,正成為后疫情時代品牌發展的新機遇。面對這一新機遇,為了更好地引導專業市場品牌健康發展,9月20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中國服裝協會主辦,江蘇常熟服裝城管理委員會、常熟服裝城集團公司承辦,以“新商業·新探索·新跨越”為主題的“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發布會暨中國服裝品牌數字化轉型升級論壇”在2020常熟國際時裝周暨第二十一屆中國江蘇(常熟)服裝服飾博覽會期間舉行。 多方攜手,共建產業發展新平臺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行業發展部主任李進才,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焦培,中國紡聯新聞中心副主任、《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兼總編輯徐峰,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副會長于敏靜、秘書長王水元,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江蘇省服裝協會會長郁冰,江蘇省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龔慧娟,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海東,常熟服裝城黨工委書記萬曉軍,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等有關領導嘉賓及各地行業協會領導、專業市場負責人出席本次活動。 徐海東致辭時表示,近些年,傳統服裝行業逐步向新商業跨越,擁有雄厚服裝產業基礎的千億級常熟服裝城面對新商業模式,將一切從“新”開始,抓住數字賦能帶來的紅利,推進常熟服裝城開展新零售、網紅經濟、共享經濟,發展新平臺、新業態,把握未來發展趨勢,以自己的區域影響力為市場及企業樹立發展信心,由點及面促進整個服裝產業在數字時代開拓創新。 李進才表示,全球肆虐的疫情在影響、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正成為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無論是在供給側還是需求側,服裝行業對以科技為先導的數字化發展提出了更為明確和直接的要求。當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正緊緊圍繞著“科技、時尚、綠色”的新定位,積極開展創新轉型和產業重構。在過去的 11 年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和中國服裝協會共同推薦的近千個成長型品牌,已成為中國服裝品牌開拓創新、勇立潮頭的典型代表。 為有效加快我國成長型品牌服裝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進程,本次活動期間,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常熟服裝城、拼多多三方共同簽署了“共建產業新電商平臺發展戰略”,成都衫數科技有限公司與常熟服裝城共同簽署“常熟服裝城數字產業平臺戰略合作協議”。 聚焦數字化,探索數字轉型新路徑 面對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未來專業市場如何由點及面鋪設服裝產業在數字時代的商業模式,利用時代特點重塑品牌價值備受行業關注。會上,中國服裝品牌數字化轉型升級論壇以“新商業·新探索·新跨越”為題,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新的啟發。 東華大學博士、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德力以“數字經濟時代服裝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為題進行演講。他表示,當前,全球正在掀起一場數字貿易、產業互聯的深遠變革,結合阿里數字工廠的經驗和模式,當前服裝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主要存在業務流程碎片化,未能實現有效協同;供應鏈敏捷度低,未能搭建相匹配的組織體系;偏重精益制造,忽視需求導向和智能預測等幾大問題。而問題的背后,是產品、人才、研發、設計、渠道、效率和數字化生態體系的缺失。服裝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直播是最有效的渠道;短視頻是銷售長尾效應有效的渠道之一;私域流量是核心資產。今后,服裝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注重打造服裝綜合體創新服務平臺;建立數字化產品體系和培養數字化人才;以交易帶動服務,以服務沉淀數據,以數據精準營銷,以營銷轉化交易。 匯美集團董事、副總裁曲晶作題為“茵曼女裝的品牌轉型:數字化零售探索”的主題演講。她介紹,依靠“茵曼+千城萬店”新零售模式和“互聯網+”優勢賦能,匯美集團已從最早的代加工企業成為首批從線上走向線下的女裝品牌。她表示,茵曼新零售是渠道融合與技術力量共同作用的創新結果,實現了場景、邊界、社群和效率的多重效能疊加。 依托數字化賦能,通過“生產+數字化”、 “倉儲物流+數字化”、“門店+數字化”、“用戶+數字化”的數字化鏈路,5年時間,曼茵新零售成功在179個城市開了600多家店。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茵曼僅通過小程序“茵曼推手”微信直播就創下了3小時累計銷售突破62萬元的記錄,超19萬人點擊觀看。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以“新電商對服裝業的價值”為題,結合拼多多新電商模式發展經驗和未來的電商布局進行了介紹。他說,今后拼多多的發展方向是新消費,要把傳統零售思維的“場”為先,轉為新消費時代的“人”為先,來滿足最廣大用戶消費升級的需求和在追求實惠的同時獲得更多樂趣。此外,拼多多還將積極探索C2M模式,幫助生產廠商通過“現象級”爆款迅速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進而樹立品牌形象。截至2019年底,超過900家企業和品牌方成為試點,新品牌計劃正式成員超過106家,通過拼多多C2M定制化產品累計訂單量超過1.15億件。 商業環境的快速變化帶給傳統品牌種種挑戰,專業市場領域中傳統品牌面臨的問題更加突出。會上,濟南濼口服裝城總經理劉學謙、集淘CEO大圣、成都癮食文化COO黃誠斌、蘇州常熟聚道中心負責人卓洪波、原創設計師品牌高色創始人李穎等5位嘉賓,就后疫情時代新電商模式崛起背景下,設計品質提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現狀、產業鏈新生態巨變、互聯網跨界新融合等進行了交流與分享,并對產業發展趨勢作了精辟分析。 成長型品牌發布,創新服務助推品牌建設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中之重,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正式對外發布。 會上,于敏靜代表中國紡聯流通分會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工作簡報》,重點梳理了本年度品牌工作的主要成績以及后續的品牌服務方式和服務計劃。今后,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將持續關注成長型品牌的發展,推選扶持、強化創新、深化服務,繼續整合資源,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深化上下游對接和渠道拓展服務;精準打造原創設計服務;以定制化提升品牌發展服務,為成長型品牌提供落地化服務。 焦培宣讀了《關于發布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和“中國服裝品牌優秀渠道商”推薦榜單的決定》。根據《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申報與推薦辦法》,共有74個自主服裝品牌成為“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11個自主服裝品牌成為“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電子商務品牌”;16個自主服裝品牌成為“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原創設計師品牌”;10個服裝品牌代理商成為“2020年度中國服裝品牌優秀渠道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紡聯流通分會為倡導與推動傳統品牌向多元化方向轉型發展,今年特增設了“電子商務品牌”與“原創設計師品牌”兩個獨立申報品類。 今年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大家庭還增加了3個新成員,分別是“大朗鎮毛紡織行業管理委員會”、“平湖·中國服裝城”和“新東方男裝城”。 展望未來,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和中國服裝協會將始終以培育中國服裝品牌成長為工作方向,以持續推動中國服裝專業市場升級發展為己任,不斷助力中國自主服裝品牌快速成長,為行業發展打造健康生態、培育新生力量。 此外,為幫助品牌企業抓住直播機遇,在同質化競爭中打造差異化優勢,中國紡聯流通分會聯合常熟服裝城于9月20—22日在常熟時裝周期間,成功舉辦了“直播視覺營銷主題講座——2020秋冬服飾搭配專場”。 此次培訓通過2020秋冬色彩、面料、款式、風格、街拍流行趨勢等五大板塊時尚內容,為到場的成長型品牌企業進行了深度解析。課程時間雖然短暫,但每一位到場品牌代表都感覺意猶未盡,同時也認為品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進行更多的梳理、沉淀、自我升級。 未來,中國紡聯流通分會還將開展更多針對品牌提升的培訓課程與成長解決方案,讓更多的成長型品牌能夠在轉型痛點與難點中找到突破方向,提升成長型品牌的發展實力。 常熟國際時裝周,展示不一般的時尚常熟 9月20—22日,2020常熟國際時裝周暨第二十一屆中國江蘇(常熟)服裝服飾博覽會成功舉辦。作為江南福地一年一度的時尚盛事,本屆時裝周以常熟紡織服裝產業的堅實基礎為優勢,匯時尚之力,既是后疫情時期常熟紡織服裝與時尚產業的強勢回歸,也是行業迎接新機遇與新挑戰的革新之舉。 本屆時裝周以“中國男裝商業潮流的源點”為主題,聯動常熟會議中心、常熟時尚中心、常熟聚道中心三個區域地標,圍繞品牌發布、專業論壇、特色展貿、IP賽事四個核心板塊,以城市與產業的力量掀起了一場時尚浪潮。 開幕式上,丹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國棟和常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潘志嘉共同為“丹東市紡織服裝協會駐常熟對接中心”揭牌,對接中心的正式成立也代表了兩地產業深化合作新篇章的全面開啟。 作為時裝周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由常熟男裝聯合品牌和古唐東韻新中式女裝帶來了開幕大秀。江南霓裳、華服韻生,融合了國風文化與創意時尚,見證了常熟紡織服裝產業的勃勃生機,向所有關注常熟產業發展的同仁們傳達了常熟的專業態度與時尚之音。 隨后,時裝周圍繞“秀、論、展、賽”四條主線,以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為常熟時尚產業全面助力。其中,品牌發布板塊,匯集了特別特、恒帥、黑貓白貓、古唐東韻、言午國際等20余個品牌,暢想常熟時尚產業的全新版圖;專業論壇板塊,從區域產業著手,延續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發布會和服裝外貿論壇的品牌影響力,共話企業前行之路;特色展貿板塊,以采購節和市場聯動活動為核心,聯動整個服裝城區域市場和商戶,打造常熟時尚采購盛事;IP賽事板塊,延續“常熟杯”設計大賽的魅力,不遺余力地推動設計的商業轉化,為常熟紡織服裝與時尚產業深度蓄力。 一系列活動的圓滿舉辦,也代表著常熟紡織服裝產業已經在新的大環境下尋覓到了未來發展的途徑,正以雄厚的產業基礎、獨到的產業眼光加速轉型。 |
相關文章 |